2010年10月3日 星期日
It is Magic (補上影片)
Leica M鏡的新紀元
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我的第一個LEGO機器人
2010年9月19日 星期日
LEGO MINDSTORMS另一個開發工具-NXC
2010年9月18日 星期六
NXT-G v2.0使用心得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2010年9月5日 星期日
造個自己的機器人吧
2010年8月28日 星期六
直到長出青苔
作者:杉本博司,一位日本極富盛名的攝影家,建築師與藝術收藏家。
書名:直到長出青苔
本來以為這本書跟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一般,是以講述攝影經驗為主的書籍,不過在書店翻看時,一篇“無情國王的一生”吸引了我,這篇文章述說亨利八世幾位皇后的故事,尤其是第二位皇后安妮博林,雖然貴為皇后僅僅三年就上了斷頭台,但卻因為她,亨利八世不惜與歐洲大陸的教皇鬧翻,自行創立了英國國教會,對後世天主教產生極大的影響。
翻看這本書,每一篇文章主題與攝影間的關係都不明顯,作者由徐徐闡述某段歷史,讓讀者理解他為何以這種攝影手法拍攝,並藉此表達對這段歷史的體悟與思維。老實說,知道了相關歷史後,再回頭看他的攝影作品,配合文章所描述之心理世界,對相片有更多更深的感觸呢。
書中除了歷史外,有篇文章特別值得一提:人究竟需要多少土地。他由911事件談到資本主義的世界中心--曼哈頓島,進而提到我們究竟需要多少土地,最終作者透過一個故事,說出我們需要的,不過就是個可埋葬自己身軀的土地罷了,既然如此,那我們一輩子汲汲盈盈追求的究竟該是什麼?
我想,與其說杉本博司是一位攝影師,不如說他是位擅於攝影的歷史學者,甚或是喜歡歷史與攝影的思想家也不為過吧。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荒木經惟的天才寫真術
每當聽到荒木經惟,我腦海中就會想到“荒誕不經”,哈哈,會有這種聯想,可能與這兩個詞有百分之五十相似度有關,也可能跟他拍攝的照片類型有關,但說實話,我沒有看過他的任何一本攝影集(僅有零星看過一些他寫的俳句與相片),而他在我腦海裡的想像,就像志村劇場裡的人物吧,哈哈哈。
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玩點不一樣吧
日前去書店翻翻有無感興趣的書籍,偶然翻到這本“拍不出新角度?玩點不一樣吧”,本來我已對這類攝影書不再有購買的打算,不過在書店裡看到這段:"當你長久使用同樣的技術與器材拍攝同一個主題,你若不注意,很快就發現自己變得創意枯竭毫無靈感.......我從來不是喜歡嘗試新相機設備的相機迷....但是現在我忽然發現我有各式各樣不同大小形狀和形式的相機,從老式的柯達盒式布朗尼跟原版的俄羅斯測距連動相機到改良過的拍立得相機跟老式蛇腹相機.....這些創作的曲折經驗都是拍照所必須經歷的過程,這些工具帶來不可預期的新奇經驗,因為我經常性地嘗試新的工具而且無法期待結果如何,而這些做法也讓我創造出以前從未做到的效果。.......",這段前言讓我對這本書特別有好感,如果一個專業攝影師也覺得得透過不同器材來啓發創意與得到更大的攝影樂趣,又何況我們這些無法常常變換攝影地點與主題的一般攝影愛好者呢?無論書裡的攝影技巧是否用得上,相片拍得好壞與否,光這點就足夠讓我掏出錢包把它帶回家了,最起碼,它為買賣器材所產生的罪惡感做了一個最適當的解釋(如果有的話)。
2010年5月2日 星期日
2010年4月5日 星期一
2010年3月27日 星期六
寬片幅相機-Fuji TX-1
2010年3月20日 星期六
我的第二台老折-Agfa Super Isolette
2010年2月18日 星期四
Cooke Amotal Anastigmat 2"/f2.0
根據LFC上Rudy老師的說法,這顆鏡頭是美國的進口商戰後向TTH買的一批鏡頭,然後在義大利組裝鏡筒,因此在鏡筒前端刻著Taylor Taylor & Hobson,說明了這顆鏡頭的出身血緣,後端則刻著MADE IN INTALY。由於鏡身是鋁質材料,經過歲月的洗禮,多有氧化的痕跡。
Canon FD 55/1.2 Aspherical
Canon FD系列是手動對焦相機的經典之一,由1964年的Canon FX開始,一直到1986年的T90為止,引領了20餘年的風騷,其間出了不少膾炙人口的銘機,如Canon Ftb, F-1, New F-1等,在鏡頭上也為下一代的EF鏡頭豎立了發展的基石。
FD系列中有些傳奇鏡頭一直廣為用家好評,即便在EF系列當家作主的今日,仍為許多手動鏡頭愛好者所推崇,這些鏡頭有些持續進化到EF系列,如24/1.4L, 85/1.2L等,有些則很可惜地停止在時空中,今天要介紹的55/1.2 Aspherical就屬於後者。
Rolleiflex 2.8系列簡單介紹
Leica SL2 - Leica最經典的機械SLR
2010年2月13日 星期六
Linhof 612 PC
好多年以前拍的(至少有四五年了),這次跟206大借了F3200掃描器,第一卷掃的就是這幾卷612拍的寬片幅,可能有些人不知道612的意思,120底片每一張的高度都是6cm,但是寬度可以分成4.5cm,6cm(TLR就是這種片幅),7cm(Mamiya全力支持的片幅),8cm(富士有出過這種片幅的相機,不過沒有成為主流),9cm(與135的片幅比例一樣,也是120相機的主流之一,不過由於片幅大,69相機通常較大較重),12cm(就是這次要介紹的片幅),所以612就是底片寬度有12公分的底片片幅,看這種底片,不再需要放大鏡,對著光看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拍攝內容,由於底片寬度是高度的2倍,超過一般的視覺習慣,所以稱為寬片幅。
Linhof 612 PC可以交換鏡頭,印象中有58mm/f5.6(搭配PC II),65mm/f5.6,與135mm/f5.6三顆,由於片幅寬,要憑藉眼力保持水平不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觀景器內配備水平儀,只要把氣泡保持在中間就表示相機置於水平狀態,不會拍出傾斜的相片,也確保不會有超廣角鏡頭所造成的傾倒現象,不過要搞定這氣泡不簡單,所以還是架著腳架比較容易,這自然限制拍攝速度,所以使用這種相機千萬不能有使用DSLR的心態。
這相機雖然貴,不過機身功能非常簡單,沒有測光,因為使用這台相機的人,多用超廣角鏡頭拍風景,也沒有設計對焦機制的必要,過片與快門上弦分開,要換鏡頭必須先將一張插片插進相機,以防鏡頭卸下底片曝光。一卷只能拍六張,所以拍攝每一張前都必須確定好每個步驟。
Leica Summicron 90/f2.0
Leica 90/2.0的鏡頭出了好幾代,越後期的鏡頭最大光圈時像差矯正的越好,尤其是90AA,全開光圈反差就很銳利,不過太利了反而不適合拍人像,偏偏90mm又是拍人像最適合的焦段,以這個角度看,第一代90 Summicron反而是拍人像最適合的鏡頭,這一顆鏡頭頗負盛名,坊間俗稱大頭九,光圈葉片12片,這葉片個數對現代鏡頭而言是種奢侈品,全開光圈時反差中等,要縮光圈到f4才會銳利起來。抗耀光不佳,雖然內建遮光罩,還是要避免強光直射,以免降低整體反差。
Zeiss Super Ikonta C
Leica Elmarit 90/f2.8
看到Elmarit,就知道這是隻最大光圈f2.8的鏡頭,Leica出了好幾代90/2.8的鏡頭,1959年第一代,1964年的Tele-Elmarit ,1974 年第三代,到1990年的最後一代,這隻就是目前這一代,經過近20年,Leica仍舊未推出新款鏡頭以取代它(以Leica現在的作風,還會有新一代嗎?)。
講到這鏡頭,它也算是Leica鏡頭裡命運較乖疋的鏡頭,怎麼說勒,他上有90雙A大哥,下有75/1.4大光圈人像鏡, 在兩大銘鏡夾擊下,自然就容易爺爺不疼,姥姥不愛,即使偶有遇上買家將它帶回家,也都只是迫於預算不足的無奈,很容易移情別戀後就打入冷宮。偏偏它的光學素質非常優秀,Leica Lens Compendium裡有一段話這麼形容它;”even today, one of the best lenses in the Leica M stable.”,以我破爛的英文翻譯,就是;直到今天它仍舊是Leica M鏡中最好的鏡頭之一。